数读2025年前9月检察工作:严重暴力犯罪起诉量下降逾一成
大数据赋能,让法律监督实现从“被动受理”到“主动发现”、从“个案办理”到“类案治理”的深刻变革。
今年1月至9月,全国检察机关批准逮捕各类犯罪嫌疑人51.96万人、提起公诉105.3万人,同比分别下降12.9%和11.7%。
严重暴力犯罪起诉量同比下降10.8%,检察机关完善刑事指控体系,着力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在严厉打击各类犯罪的同时,检察机关深入推进网络依法治理,加强民生司法保障,以数字化手段提升法律监督质效。
01 犯罪惩治:暴力犯罪下降与网络治理强化
今年前三季度,全国检察机关依法从严惩治故意杀人、抢劫、绑架等严重暴力犯罪,起诉3.98万人,同比下降10.8%。
检察机关对严重暴力犯罪保持高压态势,同时完善刑事指控体系,全面准确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在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方面,检察机关起诉利用网络实施的犯罪13.6万人,其中电信网络诈骗犯罪4.9万人。
检察机关还指导地方检察院对缅北白家、刘家、魏家犯罪集团案依法提起公诉,协同推进打击涉缅北等电诈专项行动。
网络暴力、“网络水军”造谣引流、舆情敲诈等违法犯罪也成为检察机关打击重点,今年前三季度起诉利用网络实施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1451人,办理相关公益诉讼3217件。
02 数据透视:检察业务指标升降之间
刑事犯罪的结构性变化在今年前三季度检察数据中体现明显。
一方面,严重暴力犯罪持续下降,起诉量同比下降10.8%。
另一方面,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起诉量同比上升3.2%,达到10.1万人。
在特定犯罪类型方面,危险驾驶犯罪案件数量出现显著变化。
全国检察机关受理审查起诉危险驾驶犯罪19.6万人,起诉17.7万人,同比分别下降21.7%和16.4%。
检察机关联合最高人民法院制定办理掩隐犯罪的司法解释,联合最高法、公安部制定办理帮信犯罪的意见,起诉掩隐犯罪7.9万人、帮信犯罪2.6万人,同比分别下降16.3%和60.2%。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检察环节得到有效落实,84.6%的犯罪嫌疑人在检察环节认罪认罚,一审服判率96.9%,高出未适用该制度案件33.6个百分点。
03 服务大局:保障经济与民生发展
今年前三季度,检察机关起诉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10.1万人,同比上升3.2%。
全国检察机关着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贯彻民营经济促进法,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
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最高检经济犯罪检察厅加挂“知识产权检察厅”牌子,深化知识产权检察专业化建设。
最高检联合最高法制定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司法解释,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1.4万人,办理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案件2408件。
在金融领域,检察机关起诉金融诈骗、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1.8万人;持续加大反洗钱工作力度,起诉洗钱犯罪1829人,起诉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1.2万人。
检察机关还依法履行反腐败职责,受理各级监委移送职务犯罪2.3万人,起诉2.1万人;依法惩治金融、能源、医药和基建工程等重点领域腐败犯罪。
04 数字检察:大数据赋能法律监督
当传统的法律监督插上数字化的翅膀,检察工作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数字实践”。
2023年以来,岳阳市检察机关紧跟最高检和省检察院数字检察战略部署,树牢数字融合思维、夯实基础建设、强化深度应用,着力打造全省一流的数字检察“岳阳样板”。
岳阳市人民检察院创新的 “区块链+卫星遥感”公益诉讼大数据监督模型获评2023年湖南省政法系统智能化建设创新交流会优秀创新案例、优秀论文一等奖。
这一模型通过大数据分析、卫星遥感和视觉智能识别、区块链等技术,调取基本农田边界数据,与卫星图片进行智能比对,精准识别出疑似问题图斑。
结果显示,在2016年至2022年期间,有4个乡镇的49块基本农田疑似被破坏。
经核实,耕地保护领域线索识别准确率达100%,4个乡镇49处基本农田被挖成鱼塘、灌溉池,破坏面积达240.15亩。
检察机关随即启动公益诉讼程序,督促相关部门履职整改。
05 人工智能:检察工作的新质生产力
数字化浪潮奔腾不息,人工智能新纪元已悄然来临,检察机关积极拥抱这场智能革命。
在平江县人民检察院,人工智能辅助审查刑事检察案件系统投入使用以来,已辅助办理刑事案件569件,生成432份文书,含审查报告、量刑建议书等,有效实现案件罪名全覆盖。
这款系统包含案卷材料智能采集解析、案情要素关联分析、类案与法规推送、法律文书智能生成、类案检索等模块。
在湘阴县,为检察官个人配备的“AI质检员”默默工作,通过一键核查、定时核查、案件修改回传等功能,案卡填录问题同比下降12.5%。
这款案件智能自检系统作为全国检察业务应用系统2.0的辅助工具,能自动标注瑕疵数据和问题案件,实现对案卡填录的“前置体检”。
今年2月,岳阳市检察院率先完成DeepSeek-R1大模型本地化部署,构建起集典型案例、司法解释于一体的专用知识库,法律检索、文书辅助等场景应用从构想走向现实[citation:4。
大数据赋能法律监督在洞庭湖旁的巴陵大地生根发芽。岳阳市检察机关实践应用监督模型77个,自主研发创新模型6个,大数据监督案件占比达40%。
在浙江永康,检察院召开数字检察工作推进会,聚焦模型应用提升监督质效,推动数字监督模型在实战中的应用。
从洞庭湖到钱塘江,数字检察的浪潮正席卷全国,成为新时代检察机关提升法律监督质效的必由之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