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0%受访职场青年认为工作后更应注重个人成长
学习永不毕业,成长永不设限。当年轻人走出校园踏入职场,一场更为深刻的自我进化正在悄然发生。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对1919名职场青年进行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96.0%的受访职场青年认为工作后更应注重个人成长。专业技能(70.9%)、工作业务(68.0%)和人际沟通(53.4%) 是他们最为关注的三大领域。
当毕业典礼的喧嚣散去,职场生涯徐徐展开,学习这件事并非如释重负的终结,而是更为广阔深入的开始。在知识加速更迭的今天,持续学习已成为职场人永葆竞争力的核心。
01 职场学习新常态
持续学习已成为职场青年的共同选择。中青报调查显示,超九成受访青年认同终身学习理念,认为个人成长比学生时代更为重要。
这一现象背后,是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和职场需求带来的能力焦虑。
叶文旭在北京一家互联网公司从事人力资源工作近10年。他坦言,“相比学生时期,工作后的学习积累更是每一步都决定着一个人未来的职业道路能走多远。”
他现在每周五个工作日有两个晚上会自学,两个晚上去健身,周末两天也尽量安排一天学习,约一半的业余时间用在了自我提升上。
32岁的教育机构辅导老师张洋深感工作后更需注重学习,“现在行业环境瞬息万变,知识技能不断更新,跟不上就会落后。”
职场学习的驱动力量多元而复杂。早期调查显示,62.2%的受访职场青年因跟不上时代节奏、怕被落下而坚持学习。
59.5%的人感觉个人竞争力不够强,53.8%的人存在本领恐慌。
02 成长的多维图景
当代职场青年的个人成长已不再局限于职业技能的精进,而是呈现出更加多元的样态。
调查数据显示,职场青年关注的成长领域广泛覆盖专业技能(70.9%)、工作业务(68.0%)、人际沟通(53.4%)、理财投资(41.7%)、时间管理(41.1%)等多个方面。
专业技能提升是职场青年的首要关注点。70.9%的受访者将其列为重点发展方向。
叶文旭虽然从事人力资源工作,但最近却在自学电脑软件编程,同时还阅读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个领域的书籍。这种跨领域学习成为许多职场人士拓展能力边界的共同选择。
人际沟通能力也越来越受重视。53.4%的受访职场青年致力于提升这一技能,反映出当代职场协作共赢的重要性。
值得注意的是,职场青年的学习范畴已超越传统职业发展领域。方珍是一位来自四川宜宾的职场妈妈,下班后的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手工制作中。
她尝试过黏土手工、毛线钩织花、羊毛毡,现在又喜欢上了非遗手工。这种兴趣培养不仅丰富了她的精神生活,甚至为她带来了新的职业可能性。
03 学习途径多样化
职场青年的学习方式呈现出多元化特征。阅读书籍(52.4%)成为最普遍的自我提升途径。
叶文旭是阅读的忠实拥趸,最近又购买了好几本纸质书,家里的书架已经放不下了。“其中有一本还是大部头,准备好好‘啃’下来。”他还常使用线上阅读软件听书,充分利用碎片时间。
除了阅读,职场青年还通过多种方式投资自我:结识领域新朋友(50.7%)、看相关领域节目视频(46.5%)、线下课程学习(45.8%)、购买网络课程(45.2%)、考取领域技能证书(40.3%)等。
方珍则选择在手工APP上注册会员,并参加手工爱好者线下学习交流活动。这种线上线下结合的学习方式,满足了现代人灵活多样的学习需求。
早期的调查数据也印证了这一趋势。94.5%的受访职场青年表示在离开校园后依然保持学习习惯。
他们主要通过上网课/购买知识付费(64.9%)、阅读书籍(63.5%)和考取技能证书(60.7%) 等方式继续学习。
04 成长的丰厚回报
持续学习的价值在职场青年的工作和生活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回响。调查显示,54.8%的受访职场青年感到工作后持续的学习投入使他们在工作中表现更从容。
52.9%的人认为能有更广阔的个人发展空间,47.1%的人直言更有自信和成就感。
叶文旭对比自己刚工作时的状态感慨道:“每天下班不是打游戏就是躺着,很空虚,觉得自己的生活没什么值得记忆的地方,很有负罪感。”
现在,他的作息规律多了,每一天都过得很充实。最让他感触深刻的是自信心的提升:“我明显地感到自己‘肚子里有东西’了,工作中更加游刃有余。”
持续学习带来的不仅是职场竞争力,还有精神生活的丰富。46.1%的受访者感叹持续学习提高了个人综合能力,43.7%的人每天都有精气神儿,41.0%的人精神生活更充实富足。
张洋的感受尤为深刻:“学习时,能明显感到自己有一股向上的‘劲儿’,让我觉得努力是一件特别美好的事。”
对另一些人来说,持续学习甚至打开了全新的职业可能。方珍坚持深耕手工爱好,接触了许多手工艺人,对这个领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她坦言:“现在我找到了能让自己专心和坚定下去的目标。”
05 前行的挑战与突破
职场青年的学习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调查揭示了阻碍持续学习的主要因素:缺乏合理规划(55.5%)、工作挤占学习时间(50.4%)、无人督促执行力不足(49.1%)等。
叶文旭坦言,常有一些状况会打乱他的“自我成长”计划,“主要是工作上经常会有加班之类的临时安排”。
张洋则反省自己有时会犯懒,潜意识地想着“多休息会儿也没关系”,难以坚持下去。他原本计划在假期学习新课程,结果一玩起来就把学习忘得一干二净。
应对挑战需要策略与智慧。中国就业研究所研究员夏青云建议职场青年,首先应学会合理规划时间,依据任务的急迫性、重要性做好时间规划,注重提高工作效率。
其次要学会做有意义的事,例如培养兴趣爱好、深入了解工作领域外的其他行业知识,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就业研究所研究员夏青云指出,“毕业后的持续学习能决定一个人未来在职场中发展的高度”。从短期看,持续的自我成长能使人保持职场竞争力,避免能力断层。
从长远看,这能帮助青年获得更广阔的成长与晋升空间,收获极大的成就感。
工作只是人生的一站,而成长没有终点。学习是对自我最好的投资,也是面对未来最可靠的底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