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没有确切信息表明2025年6月24日有特定A股重磅新规开始实施。不过,近期A股有一些重要新规发布,对市场有着深远影响,具体如下: 退市新规自2025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的退市新规,以财务类、交易类、规范类、重大违法类四大维度构建起立体化退市体系。财务类退市:主板公司若连续两年净利润为负且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ST),第三年仍不达标则强制退市;科创板/创业板保持营收1亿元门槛,新增“连续两年净资产为负”指标。此外,新增“1年严重造假”或“3年及以上连续造假”情形,虚增利润总额、净利润或资产负债表科目金额合计超10亿元,或虚假记载金额占净资产50%以上,均直接退市。交易类退市:主板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总市值低于5亿元、科创板/创业板为3亿元即强制退市;主板连续120个交易日累计成交量低于500万股,创业板/科创板低于200万股,北交所低于100万股;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仍是主流。规范类退市:存在未按时披露年报/半年报、半数以上董事对财报不保真且未整改;控股股东非经营性占用资金超净资产30%或金额达2亿元,且未按期整改;因内斗导致投资者无法获取有效信息等情况,会被退市。重大违法类退市:一年财务造假超2亿元且占比超30%,或连续两年造假超3亿元且占比超20%;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态安全等领域的重大违法行为;欺诈发行等情况,直接退市。 科创板改革2025年6月18日,证监会发布一系列科创板改革措施,包括设置科创成长层,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等。设置科创成长层:重点服务技术有较大突破、商业前景广阔、持续研发投入大,但目前仍处于未盈利阶段的科技型企业。未盈利科技型企业全部纳入科创成长层,调出条件实施新老划断。科创成长层企业股票简称后添加“U”(Unprofitable)作为特殊标识,需定期披露尚未盈利的原因及对公司的影响,并在公告首页显著位置提示相关风险。个人投资者参与科创成长层股票交易,需满足科创板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要求,投资新注册未盈利科技型企业的投资者还需签署专门风险揭示书。六大改革举措: - 对于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的企业,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将其入股情况作为审核注册参考,健全市场化精准识别优质科技型企业的制度机制。 - 面向优质科技型企业试点IPO预先审阅机制,提升证券交易所预沟通服务质效,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或符合特定情形的科技型企业可在正式申报前申请预先审阅,且过程和结果不公开,完成预先审阅后正式提交申报可加快审核注册程序。 - 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支持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更多前沿科技领域企业适用。 - 支持在审未盈利科技型企业面向老股东开展增资扩股等活动,允许其基于持续研发等合理需求融资,专款专用,并建立股东利益平衡与保护机制。 - 健全支持科创板上市公司发展的制度机制,提升再融资便利度,优化战略投资者认定标准,支持上市公司吸收合并上市不满3年的科创板上市公司,同时落实限售期监管要求。 - 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市场功能,研究推出更多科创板ETF期权和期货期权,为中长期资金提供风险管理工具。 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监管新规2025年6月15日起施行的《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监管规则》,进一步加强上市公司募集资金安全性和使用规范性,提升募集资金使用效率。明确募集资金使用应专款专用,专注主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适用于上市公司通过发行股票或其他具有股权性质的证券募集并用于特定用途的资金监管。规定上市公司募集资金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原则上用于主营业务,除金融类企业外,不得用于持有财务性投资等。同时,明确了相关责任人员的违规处罚措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