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兴经济体凭借持续的高增长态势与稳健的财政优势,在全球经济舞台上崭露头角,成为重塑世界贸易格局的核心驱动力。其对全球贸易格局的重塑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贸易规模与流向变革: 贸易规模持续增长:新兴经济体在全球贸易中的比重不断上升。例如,2023年印度出口额达7782.1亿美元,10年间增幅高达67%;同年东盟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约3.56万亿美元,较2018年增长近25.56%,成为全球贸易增长的重要引擎。 贸易流向更趋多元:南南贸易增速显著,新兴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往来愈加频繁。2024年南南贸易额达到5.7万亿美元,占全球贸易总额的比例已达到24%,同比增长5%。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出口总额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已超过50%,呈现出更加多元化、区域化和自主化的发展趋势。贸易结构优化:新兴经济体贸易结构不断优化,从传统出口迈向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的产品与服务出口。2023年中国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等“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1.06万亿元,增长29.9%。印度服务出口规模接近3400亿美元,其中软件服务贡献近半,成为全球软件服务出口大国。产业结构升级与供应链重构: 全球产业加速转移: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与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加剧,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家电,甚至部分资本密集型产业如电子元器件等,正向东南亚、南亚及部分拉美国家转移,带动全球供应链从传统单一中心走向区域化、多元化布局。 绿色产业发展:在“双碳”目标与气候议题驱动下,新兴经济体凭借资源禀赋和制造能力在绿色技术及资源供给中占据有利位置。南美国家掌握大量锂、铜等关键绿色原材料资源,中国、印度等在光伏组件、风电设备等领域形成产业规模优势,推动全球贸易结构向绿色方向调整。 数字贸易兴起:新兴经济体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网普及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带动电商、在线服务等新型数字业态快速发展。印度扩大在全球数字服务市场的份额,东南亚国家发展跨境电商,提升了新兴经济体在全球价值链中的附加值占比,促使全球贸易格局向更加开放、包容与多元的方向演进。区域合作深度拓展:新兴经济体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但也面临诸多挑战,如对美元结算体系依赖、贸易规则制定话语权不足等。为应对这些问题,新兴经济体通过推动区域贸易本币结算、提升在绿色技术与数字贸易领域的规则话语权、架构动态供应链韧性评估与调控机制等措施,构建共赢格局,进一步推动全球贸易格局的重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