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总统与哈佛大学激战,世界多地开启人才‘抢筹’模式”指的是特朗普政府与哈佛大学因一系列矛盾产生激烈争斗,导致美国高校对全球人才吸引力下降,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趁机出台政策招揽人才。具体情况如下: 美总统与哈佛大学冲突过程- 3月底4月初,美国政府宣布要审查哈佛大学所获总值约90亿美元的联邦拨款和项目合同。- 4月10日,哈佛大学教授团体起诉,以阻止其审查联邦合同和拨款。- 4月11日,特朗普政府要求哈佛进行“有意义的治理改革与重组”,4月14日哈佛拒绝,美国政府随即冻结该校约22.6亿美元联邦经费。- 4月16日,美国国土安全部长威胁,若哈佛不提供国际学生名单,将失去招收国际学生资格。- 5月2日,特朗普表示将取消哈佛大学的免税资格。5月5日,美国教育部长称不再对其提供新资助。5月13日,特朗普政府再次削减哈佛4.5亿美元联邦拨款,哈佛则扩大对美政府诉讼范围。- 5月22日,美国国土安全部撤销哈佛大学“学生和交流访问学者项目”认证,禁止其招收国际学生。- 5月23日,哈佛大学起诉特朗普政府,美国马萨诸塞州联邦地区法院发出临时限制令,要求在听证会前“维持现状”。- 5月25日 - 28日,特朗普多次威胁不再提供新拨款、削减拨款,要求哈佛限制外国学生比例并提交名单。- 5月29日,美国马萨诸塞州联邦地区法院法官批准哈佛发布初步禁令请求,“叫停”特朗普政府取消哈佛招收外国学生资质的政策。 冲突原因- 表面上,此次冲突关联双方围绕反犹主义的缠斗。特朗普政府要求高校根除所谓的反犹主义、废除高校向少数族裔倾斜的多元化举措,而哈佛未屈服于政府政治意愿,被政府视为“立威”对象,以施压整个学术界与政府保持相同政治立场。- 深层来看,是美国政府试图加强对高校的控制,干涉高校的学术决策、管理结构、招聘及招生政策等,而哈佛大学坚持学术独立,不愿被政府过多干涉,双方因此产生激烈矛盾。 世界多地“抢筹”人才举措欧盟:欧盟委员会宣布将在2025至2027年期间设立一项约5亿欧元的科研激励计划,吸引全球顶尖科研人才。法国:拨款1.13亿美元,主要用于吸引来自美国的科研人员赴法工作。英国:英国科研机构推出为期10年的官方资金保障,并为逃离美国的专家开放专项资助。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设立专项基金,还提供19套公寓,吸引美国科研人员。中国:香港科技大学发表声明,欢迎哈佛大学国际生加入,愿无条件录取转学生。香港教育局呼吁香港所有大学为符合资格者提供便利措施。澳门教育及青年发展局鼓励澳门高校为受影响的学生提供转学便利及协助。其他:德国、新加坡分别推出接收哈佛学生计划。日本文部科学大臣要求日本高校考虑接收那些因美国政府政策可能无法就读美国大学的国际学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