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儿童由于皮肤娇嫩、活动特点等因素,更需加强防蚊保护。以下是孩子防蚊的特殊注意事项: 一、选择安全有效的防蚊产品# 1. 驱蚊产品成分要谨慎 2个月以上儿童:可选用含 避蚊胺(DEET)(浓度不超过30%)或 派卡瑞丁(Picaridin) 的驱蚊产品,按说明书正确使用,避免频繁涂抹。 6个月以上儿童:可使用含 氯菊酯(Permethrin) 的产品(用于衣物、帐篷等织物,不可直接涂抹于皮肤)。 婴儿(2个月以下):避免使用化学驱蚊剂,优先采用物理防蚊(如蚊帐、长袖衣物)。 注意事项: - 避开眼、口、鼻及伤口处,涂抹后洗手。 - 不要与防晒霜叠加使用,可能增加皮肤负担。# 2. 优先物理防蚊 婴儿车/婴儿床:配备细密蚊帐(网眼直径小于1毫米),防止蚊子钻入。 衣物选择:给孩子穿 浅色、长袖长裤,材质以透气棉质为佳,减少皮肤暴露。 二、居家环境防蚊要点# 1. 清除蚊虫滋生地 - 定期清理家中积水(如水桶、花盆托盘、宠物水盆等),每2~3天换水一次。 - 空调冷凝水、鱼缸等可投放 灭蚊幼剂(如双硫磷颗粒),抑制幼虫生长。# 2. 加强防护设施 - 安装纱窗、纱门,确保无破损;使用蚊帐时,注意边缘压在床垫下,避免留有缝隙。 - 傍晚至清晨(蚊子活跃时段)尽量关闭门窗,或使用电蚊拍、驱蚊灯物理灭蚊(避免使用蚊香、气雾剂等刺激性产品)。 三、户外活动防蚊细节# 1. 避开蚊子活跃时段和区域 - 避免在 日出前后1~2小时 和 日落前后2~3小时(伊蚊高发时段)带孩子到草丛、水塘等蚊虫密集处。 - 公园、湿地等场所,尽量选择空旷通风区域活动,减少在树荫、凉亭等阴凉角落停留。# 2. 随身携带防蚊用品 - 携带便携蚊帐(如可折叠式婴儿蚊帐)、含驱蚊成分的湿巾或喷雾(注意小规格包装,方便补涂)。 - 给孩子穿防蚊裤(可选择含驱蚊纤维的衣物),或在裤脚、袖口处喷洒驱蚊液。 四、特殊场景下的防护# 1. 婴儿推车/背带 - 使用带蚊帐的推车,确保蚊帐完全覆盖婴儿,避免推车停放在积水或植被附近。 - 背带式育儿时,家长可在自身衣物上喷洒驱蚊剂(避开孩子接触部位),间接减少孩子被叮咬风险。# 2. 游泳/玩水后 - 游泳或出汗后及时更换衣物,保持皮肤干燥(汗水可能吸引蚊子)。 - 避免在水边逗留过久,如泳池周边、溪流旁等。 五、叮咬后的护理与观察# 1. 止痒处理 - 用 肥皂水清洗叮咬处,中和蚊虫唾液酸性,减轻瘙痒。 - 涂抹 炉甘石洗剂(适用于2岁以上儿童)或冷敷(用毛巾包裹冰袋)缓解红肿。 - 避免孩子抓挠,防止抓破感染;可给幼儿戴棉质手套或剪短指甲。# 2. 警惕登革热症状 - 若孩子被叮咬后出现 高热(体温≥38.5℃)、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痛、皮疹、牙龈出血、呕吐 等症状,需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蚊虫叮咬史。 六、其他注意事项避免使用香水/香味产品:花香型护肤品、洗发水可能吸引蚊子,选择无香或淡香型产品。教育孩子防蚊意识:大年龄儿童可教会其识别蚊子、主动避开蚊虫多的地方,配合使用防蚊用品。 总结儿童防蚊需遵循“安全优先、物理为主、化学辅助、环境治理”的原则,结合生活场景灵活防护,同时密切关注叮咬后的健康状况,降低登革热等蚊媒疾病风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