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是关于“首次现身!中华穿山甲出没从化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的相关内容介绍: 发现过程广州市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管理中心生物多样性调查团队在例行检查红外相机数据时,首次捕捉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穿山甲夜间活动影像。这是该公园首次通过红外触发相机记录到中华穿山甲的野外活动证据。 影像中的穿山甲状态视频中,一只成年中华穿山甲于深夜现身海拔400米的阔叶林带,它身披独特鳞甲,正用强健的前爪掘开白蚁巢穴,伸出长度超40厘米的黏性长舌捕食,展现出其自然习性的生动一幕。 发现意义生态环境指示意义:穿山甲的出现被视为森林健康的“风向标”。成年穿山甲每年可捕食约700万只白蚁,其挖掘行为能促进土壤通气透水,废弃洞穴还会被鼬獾、蛇类等动物二次利用,为多种野生动物提供温暖庇护所。科研价值:此次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的影像记录,为研究岭南中华穿山甲生存现状及分布提供了关键资料,有助于科研人员进一步了解中华穿山甲的生活习性、活动范围、种群数量等信息,为保护工作提供更有力的科学依据。生态保护成效体现:野生中华穿山甲在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繁衍,充分体现了广州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保护理念已深入广大市民内心,绿美广州生态建设及野生动植物保护行动取得标志性成效,也彰显了广州市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和担当。 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的生态环境地理位置: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位于从化东北部,地处亚热带地区,总面积8932公顷,是首批国家十大森林公园之一,距广州市区93千米。生态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到98%以上,有流溪湖调节小气候,形成了独特的自然环境。上层乔木以樟科、壳斗科植物为主,园内统计有陆生脊椎动物158种,其中有白颈长尾雉、蟒蛇、穿山甲、白鹇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20多种,还记录有三级古树13棵,野生维管植物1252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