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是在寒信古村听客家古文的相关介绍: 客家古文简介历史渊源:客家古文以于都为中心,流布于赣南客家聚居区,清道光年间即已流行,早在明末清初就已形成。表演形式:一般由一名盲艺人独自完成,使用赣南地区的客家方言说唱叙述,又说又唱、以唱为主,服装、道具简单,使用的乐器一般为勾筒、二胡、竹板、梆子、渔鼓、小鼓等。内容主题:所演述的内容多为古人的故事,如《赵玉林》《珍珠塔》《卖花记》《丝带记》等,主题大多是积德行善、感动天地等,秉持着做好事、积善德、教做人的理念。 寒信古村与客家古文的渊源寒信村是一个典型的客家古村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2019年被列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2021年被列为“赣州市第一批非遗小镇”“江西省非遗传承小镇”,是客家古文重要的传承地和展示地。 在寒信古村听客家古文的体验聆听地点 古榕树下:寒信村有许多树龄百年以上的榕树,如接官厅前大榕树下,这里环境优美,榕树气势不凡,地面的根部遒劲繁复,在其绿荫之下听客家古文,感受着微风,十分惬意。县级非遗传承人肖南京就常坐在古榕下开唱客家古文。 古村河畔长廊:这里可以一边欣赏梅江的风景,一边聆听客家古文,悠扬的二胡声和着河水的流淌声,让人心旷神怡,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古代。表演特色 生动演绎:艺人借助面部表情、声调唱腔,真实细腻地描述山川万物,抒发喜怒哀乐,渲染气氛,评述功过是非。在道白时,还会乔装男、女、老、少性格和口音的不同,分别叙述,有时用乐器模仿活动时发出的声音,如敲门、切菜等,把故事情节、人物的音容笑貌等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质朴唱腔:唱腔直白、朴素,毫不花哨,使用的是原汁原味的客家话,唱词文辞通俗,妇孺皆懂,充满了生活气息,让人倍感亲切。 听客家古文的最佳时机民俗活动期间:农历七月二十四日是寒信村水府文化非遗展示时间,也是金公寿诞日,在这一天寒信村会举行大型传统祭祀活动,会有包括客家古文在内的众多非遗项目展示。日常闲暇时光:平日里,寒信村也会有一些固定的表演安排,或者游客可以联系当地的非遗传承人,预约一场客家古文表演,在宁静的古村中,享受这份独特的文化盛宴。 |
|